80后设计师为梦想而痴狂 ——访东海开发集团设计管理部朱海洋
分类:集团要闻 浏览:4023次
“星”档案:朱海洋,2016年4月11日入职东海开发集团设计管理部,担任工程师岗位,2016年10月任职部门经理,负责与设计院沟通项目细则及内部职能部门的协调等工作。 在刚刚结束的东海集团第119期企业论坛中,魏建国董事长讲到:“不能只低头干活,也要抬头看看道。”朱海洋笑称:“去年的一抬头,我看到了东海,今年便到了我埋头拼搏的时候了。”据了解,自打春节以后,朱海洋一天假期都没有休过。朱海洋说,虽然加班成了常态,但工作和生活都充满了干劲儿,他反而觉得自己变年轻了。
跳出安逸圈遇见更好的自己
都说“隔行如隔山”,自大学毕业便一直在设计院工作的朱海洋,于2016年毅然与过去的自己和熟悉的岗位作别,应聘成为东海开发集团设计管理部的一名新晋工程师。他说,虽然还在同一个圈子里,但负责的工作内容已经完全不同,与转行几乎没有区别。可是毕业6年,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跳出原有的安逸圈。面对记者的疑问,朱海洋腼腆地挠了下头:“作为一个乙方单位,我在设计院负责的只是项目设计中的一个单一的工作环节,接触到的有限,学到的便也有限。”朱海洋对房地产行业是打心眼儿里喜欢,每天像一台机器一样循规蹈矩地为糊口而工作,让他觉得辜负了学习这个专业的初衷,生活也越发没了精气神儿。2016年4月11日,乘着东海人才招聘的东风,朱海洋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成功加入了东海开发集团设计管理部的大家庭。 到岗后的朱海洋还没来得及认清部门同事们的名字,壹号院的前期筹备工作、香港城的后期收尾工作便都接踵而来。同时,面对集团频繁的拿地,作为一名新手,朱海洋面临着新环境和超大工作量的双重压力。好在有部门同事和领导的帮助,他很快便适应甚至成长为部门的骨干力量。朱海洋告诉记者,来到东海后,他熟练掌握了每个项目前后的统筹和衔接工作,真正在项目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东海一年比之前两年学到的还要多。”朱海洋说,虽然加班成了常态,但工作和生活都充满了干劲儿,朱海洋反而觉得自己变年轻了。
不善言辞却是同事眼中的工作狂
朱海洋是个不善言辞的人,短短一年,他从一名普通工程师晋升为一名部门经理,在这期间付出的努力和成绩可想而知。问他制胜秘诀,他想了半天只说:“尽最大能力把事做好!”。即便如此,厚厚的工作日志上却被他工整的字迹爬得密密麻麻,记者翻阅发现,有时仅一天的工作量便被他记了数页,手机上的备忘录更是被每日待办事项挤得满满当当。为了保证工作对接及时,朱海洋每天揣着两部手机,只要坐在工位上便插上电源轮流充电,一天里他至少要接50通电话。被记者问及这样的工作节奏累吗?朱海洋说,其实了解设计的都知道,设计最怕的是反复的修改和推翻。在进行禹城现代城的项目设计时,规划方案在长达4个月的时间里迟迟定不下来,设计方案前后经历了多达6次的颠覆性调整,那段时间对于整个部门的成员来说都像噩梦一样。但正是这样的精益求精,才成就了东海响当当的品牌。 新来的景观设计师小张告诉记者,朱经理是个工作狂,不管是早上还是晚上,不管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只要来办公室准能看见朱经理端坐在办公桌前处理工作。小张说,五一假期时他来加了两天班,结果两天朱经理都在。因为同样来自设计院,朱海洋怕小张不适应,即使工作繁忙也时常找他谈心、交流经验,这让小张觉得倍感温暖。
学无止境在工作细节上精益求精
在做壹号院的外院设计时,集团总经理魏建民特意打电话向朱海洋确认外墙的保温层厚度是多少,得知保温层厚度为10公分时,魏建民强调:“那院子的宽度要做到七米一才行。”原来,院子原计划设计的宽度是七米,魏总是怕因外墙保温层的厚度占用空间导致院子不足七米。“定的是七米就必须达到七米,少0.1都不行。”朱海洋说,这件事看似很小,却让他真切地体会到了东海集团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对他今后的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启发。 设计工作是有逻辑顺序的,但是很多部门并不了解。朱海洋以跟自己对接最紧密的报建部举例,报建部每次要图都很急,虽然都是为了保证工作进度,但却会打乱设计部的正常工作程序。为了减少因此产生的矛盾,朱海洋便在紧锣密鼓的工作中见缝插针地自学报建部的工作步骤,详细了解对方的需要,为了了解得更加全面,他甚至找来自己从事报建工作的朋友彻夜长谈,力求在每个工作节点提前准备好所有对接资料,减少部门间的沟通成本,大大提高了整体工作的效率和进程。 对于未来,朱海洋有自己的期许,他希望自己能在运营管理部门的帮助下,进一步梳理工作计划,保证工作规划的合理性,同时实现标准体系的建立,完成标准化产品的研发,从而缓解部门工作紧张无序的现状。